不只是在玩技巧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7-29 21:32:49   浏览次数:9

一开始,《》这个电影名字和海报上松隆子娴静的面孔让我误以为又是一部日系的青春纯爱电影,顿时兴趣缺缺,幸好瞟了一眼内容简介才没有错过好电影。


关于影片内容,相信已经有太多人说过了,在此不做赘述,多处剧情令人惊喜,通过一个个剧中人物的告白,将真相层层推进,他们是严肃的女教师,品学兼优的班长,才华横溢的男同学,慈祥的母亲,班级里不起眼的男生,每一个看起来都像是你我身边曾经出现过或正在存在的一个个普通人,没有人知道那看似常人的内心有着怎样的扭曲和阴暗。


最令我叫绝的是结局,本以为,或者担心森口在最后关头会像其他电影一样落入俗套,看在对方“还是个孩子”的份上原谅少年A,甚至那句“从今天开始,是你新的人生”这种救赎意味的话已经出口了,想不到下一句,像为了回应少年A那句“生命是重要的──开玩笑的”一样,当整个屏幕陷入黑暗,那句“开玩笑的”将整部电影彻底推入了阴暗深渊,不禁令人大呼过瘾。


image.png



导演中岛哲也是是拍MV出身,因此本片混杂了大量的MV特色,大量的特写与高速慢镜的运用,情节上各种意识流似的拼贴,几乎不间断的背景音乐(大量的背景音乐来自于主题曲radiohead的《Last Flowers》),以致于有人说这部电影就是一部超长版的MV。


这样的电影叙事方式想当然的引起了很大的负面争议,有人认为导演连最基本的说故事的能力也没有,连绵不断的音乐和构图显得粗俗愚蠢,有人斥责他的镜头剪接和调度毫无意义且造作恶心,有人嘲讽音乐的过分运用使观众可以关掉画面直接看看字幕听音乐,还有人可怜偶像radiohead的音乐被曲解被误读。


但是在我看来,这些被指责的部分恰恰是本片的优点,如果没有这些异于常人的拍摄方式和电影叙事语言,告白这个故事不会这么阴沉黑暗,也就不会这么震撼精彩。导演不是在炫技,而是贴合剧本量身打造了如此非同凡响的电影,技巧什么的只是手段而已。


首先,确实,片中特写,慢速镜头,高速摄影单独拆分来看,几乎多到令人厌烦的地步,但融合整个叙事结构来说,如此多不合常理的镜头运用,加上高度反差、舞台光、后视镜中的扭曲,自然而然的打造了一个非常态的世界,压抑诡异的气氛渲染的非常充分,观众几乎轻而易举的就可以将自己代入故事场景中,仿佛在亲身经历这个疯狂扭曲的故事。有人不喜欢这种感觉,可能是本能的排斥这种令自己感到毛骨悚然的不适感,但若非如此,即使故事本身再怎样曲折离奇,观者没有代入感,只是在冷眼旁观他人的故事,不可能达到如此震撼的效果。


image.png



其次,中岛哲也不愧为拍MV出身,画面清新干净纯粹,富有层次,不同于前作《令人厌恶的松子的一生》华丽的色彩运用,本片配合主题基调大量运用黑白灰等中性色,营造出另一种阴沉感,连杀人场景都处理的干净利落,充满美感,虽然有很多人说此片因为拍摄、剪辑与音乐的搭配十足就是一部超长版的MV,但至少代表这部电影非常唯美,这年头,找一部画面如此干净漂亮的电影 已经难得,又何必再苛求什么呢?


最后,我认为是本片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音乐,我看电影一向不关注音乐,能在观影过程中给我如此印象深刻的音乐并不多见。首先影片开头是学生们喝牛奶的场景,虽然故事还未开始,但大量的慢镜头运用和阴沉冷暗的色调给人一种莫名的压抑感,此时的音乐却是非常欢快活泼的《MILK》,诡异感油然而生。


还有,女教师森口在雨中哭泣的场景和少年A在礼堂穿行,想象礼堂上布满了尸体的时候,都不断在播放调子阴冷的《last flowers》,前者显得悲凉,后者则令人恐惧,以至于以后每次再听这首歌,我都感到毛骨悚然。有推崇此片OST的人说,每次听这些曲子,总能回想起电影在这时播到哪一段,正在做什么,我深有同感。这就是真正的音乐与电影相辅相成,合二为一了。


导演大量的技巧运用没有使电影沦为炫技的苍白试验品,而是贴合故事结构塑造出的相得益彰的佳作,《告白》这部电影不只是在玩技巧,更关注的是如何运用技巧把故事说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