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有病”之《夺爱之冬》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1-12 17:07:59   浏览次数:8

image.png

虽然设定都很狗血,但像是《白昼的恶魔》和《女人中的陌生人》因为有原作,还带着警示意味;《妈妈,可以不做你的女儿吗?》毕竟是井上由美子写的,旨在探讨畸形的母女关系,而《》就真的除了夸张的人设和毫无逻辑的剧情之外什么都没有了。

除了编剧,这部戏的制作班底是朝日电视台去年《》的原班人马,那部戏我没看,但是从剧情设定来看也一样狗血,不过那部总算是根据林真理子的原著改编,之前也被拍成过影视,算是改编还有依据,到了《夺爱之冬》就完全由着编剧发挥了。这部戏的编剧铃木收是综艺节目构成作家出身,观众爱看什么,其实非常清楚,整部戏写的就像是综艺里的短剧,可以忽略理性思考和感情脉络,只要抽出最不合理的部分进行放大,让爱情剧变成惊悚剧,进而变成搞笑剧。从个人感受来说,朝日电视台的策划是有点low的,因为这是掐准了观众想看什么,而在迎合观众的路上放弃了作为电视人的原则,作为民放电视台,追求收视可以理解,但是这不应该成为粗制滥造的理由,也是刻意忽视观众的审美。

image.png

前几天看《南方周末》的文章讲大陆电视剧的现状,2016的大陆电视剧“没什么值得一提”,其中说如果以前说一个剧本“狗血”是贬义词,现在说一个剧本“狗血”是夸剧本写得好。值得庆幸的是,日本电视剧界虽然有这样的剧,但是也有《四重奏》这样的作品,电视台始终很注重新人编剧的发掘和培养,而大部分知名编剧都对自己剧本的质量有着很高的要求。类似这部剧的情况还好不是那么多。

剧本的夸张,导致演员的演技也非常夸张,上一季在《黑暗中的十个女人》中一直被泼咖啡的水野美纪,是我2016年觉得演技焕然一新的演员,这部剧里居然接了兰这个角色,对于水野来说这个完全没有挑战啊,这部剧一半的效果都是兰这个角色制造出来的,说起“夺爱”,就是兰先从光那里抢过来的,然后反倒成了光要从兰这里抢回来的,兰这个角色就是不合理的源头。编剧好像给她安排了秘密,这个角色后面会走可怜路线吧,本来这样费劲心机只是想占有一个不爱自己的人貌似强大,其实不堪一击。

image.png

女主光这个角色本来是让人同情的,但是角色塑造加上仓科加奈的演技,真的让人爱怜不起来,只是觉得一切都是女主太作,按理说晨间剧女主一般我都觉得好感度颇高,仓科长得也很甜,但是她的演技我实在是欣赏不来,始终没有进步。如果说之前都是兰的问题,那么重新见到信之后,光内心就已经动摇了,每次动摇,内心活动简直是全摆在脸上,别说兰和康太,办公室那些好事之人都看得一清二楚,编剧这是要塑造女主是单纯的性格么?可女主工作上又是女强人,这个性格差异非常之不和谐。当然编剧的人设都只是为了制造矛盾,然后推动矛盾发展,并不去考虑合理性。

康太也是,编剧想让他黑化就黑化,这里面不需要理由。三浦翔平前面演得还不错,黑化的时候那眼神就太夸张了,这剧所有角色内心活动都能在脸上看得一清二楚。相对而言,大谷亮平的角色倒是没有太奇怪的地方,反而是塑造得太善良而失真,然后编剧一定要让他每集淋浴才行,卖掉就是身材和肌肉嘛。其他配角无一例外都有问题,真的是全员有病系列,而且病得很无厘头,非常肤浅。

这部剧最终如何收尾我倒是有点好奇,如果是和康太,那么这么复杂一定一番折腾,最终却是回到剧集原点;如果是和信,女主毕竟是选择了不伦,这种道德观很受挑战。无论女主怎麼选择,这个剧其实都很难圆满结局。